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演练再启︱急诊科聚集百名医护,浙大二院急救专家现场点兵……

点击数:6722020-10-16 11:13:11 来源: 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网站

“我是120指挥中心,现在在建德市新安东路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共有11名群众不同程度受伤,预计15分钟后到达……”

启动紧急预案 消息层层上达

急诊科上报医务部,医务部确定后拨打665555(消控中心)全院急救广播联系3三次呼叫:“全体工作人员请注意,1号楼急诊科333”。

通知应急救治小组、应急救治专家小组成员到场参与抢救。副院长傅丽萍收到报告后,立即奔赴现场编组指挥,启动突发重大事件应急救治预案,成立院内指挥中心并报告卫生主管部门。与此同时,医院应急救治小组立即到场参与抢救待命……

5分钟全员到位 时刻准备待命

“医疗团队到达”、“护理团队到达”、“护送团队和推床到达”、“保卫人员到达”……随着一声声清脆的报到,由行政总值班,医疗总值班,护理总值班,急诊科全体人员,医院应急救治领导小组,外科系统抢救小组成员及抢救专家小组成员,麻醉科、检验科、特检科、放射科等组成的急救小组纷纷到达,全部人员确认到位。

病患陆续送达急诊处置

病患送达急诊后,依大量伤员预检作业流程,按病情分别挂上红、黄、绿牌子并做好登记,同时开通绿色通道;按编号将病患依受伤程度分配至各伤区,确保患者能及时处理。每位患者都得到了充足的人力资源调配和细心的治疗,心电监护、气管插管、抽血化验、穿刺、输血、CT检查……整个场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重伤区(复苏室A区)

1名患者多发伤, 呼吸心跳骤停。启动ACLS抢救。

开通气道,球囊辅助呼吸,行心肺复苏、吸痰、上颈托、静脉通路开通等,全面评估病人病情并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

中伤区原急诊抢救室(B区)

4名患者,包括1例腹部外伤,腹痛,出汗,面色苍白,低血压休克,考虑肝脾破裂。予急诊B超检查,完善术前准备,送手术室剖腹探查术。1例昏迷,头皮血肿,右侧巴氏征(+),考虑有颅内出血 脑疝形成。处理予脱水降颅压,急行CT检查,行急诊手术血肿清除,颅内减压处理……



轻伤区(C区和留观室)

6名轻症患者,诊断多为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根据轻重缓急给予对应治疗及心理疏导等。

总结、反思与提升

按照疫情防护标准预防,整个演练持续1个半小时,随着最后一名伤患处理完毕,此次“333”群体伤演练顺利结束。演练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不足各部门将进一步落实、完善应急救援运行程序。


在总结反馈会上,现场指导专家浙大二院急诊科副主任赵小纲点评认为:整个抢救演练模拟了实际的救治情况,过程紧凑完整,人员分工明确、互相协作,体现了高超的团队合作能力与急救水平。他说,群体伤演练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疫情期间,群体伤整改团队后面的评估、检查和手术等紧急处置是日常工作的体现,关键在于前期的全要素快速分配。包括人员的可及、物品的可及和技术的可及。突发时刻往往会打破原则,应变能力要强,要超预期执行。并分享了浙大二院群体伤救治实际经验,包括接获通知立即控制空间,控制人员;急诊预检台前移,身份识别和分区分级;新冠期间标准防护处置;优秀分配医护资源、设备资源;重大医疗决策开展MDT制定最佳方案;物资紧缺掌握最快速有效的资源递补流程;主动上报和申请技术支持,快速信息汇总反馈等。

建德医院党委书记总结说:“非常感谢赵小纲主任的指导。群体应急大规模救治体现的是医院的整体综合救治水平,浙大二院总院在杭州公交车爆燃事件、温岭爆炸事件中充分体现了国内最顶尖群体伤管理和救治水平,是我们学习的标杆。时间就是生命,群体伤救治最要紧的是要井井有条,快速处置;要全要素、全流程的优化人员可及性、物品可及性和技术可及性,保证让每一位伤员得到最佳的治疗”。

平时多演练,战时不慌张,

医院各类应急救治演练已成常态化。如“333”是一个只有本院医护人员才能听懂的紧急呼叫代码,意味着急诊科即将面临大量伤患,需要全院支援。以及火灾事件特定代码为“111”;治安事件特定代码为“222”;群体伤事件特定代码为“333”;婴儿失窃事件特定代码为“666”;急救抢救特定代码为“999”。一旦发生突发状况,急救广播就会第一时间会播报。演练旨在检验本院应对群体事件的突发重大事件应急救治预案程序是否合理、应变程序启动后各部门的应变能力、以及全院多部门配合能力及应急处理水平,以期不断提升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的能力,更好地助力全国文明单位创建。

【责任编辑:(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