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院庆特刊】我伴医院一起成长

点击数:17062013-11-04 09:38:13 来源: 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网站

时光飞逝,30年前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我学校毕业分配来到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第二位分配回建德的药学专业毕业生。当时全国百业待兴,医院也是一样,刚从文革的桎梏中解脱出来,缺医少药的情况随处都是。

药剂科主要职责是承担医院的临床用药、消毒药的保障供应工作。当时药剂科只设门诊药房、病房药房、药库、制剂室,有近20人;而中药房则归属于中医科管理。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药品供应奇缺,根本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连大输液都无法满足临床需求。而当时的医院药学人员在老主任余良馨主管药师的带领下,发扬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特长开设制剂室,制剂室设无菌制剂室、普通制剂室、中药制剂室、药检室、动物房。灭菌制剂室配置各种大输液、小针剂、眼药水,普通制剂室配置普通口服、外用制剂,中药制剂室配置中药酊剂、药酒。药剂科制剂室共配置各种制剂几十个品种,充分满足临床各种用药需求。我记得当时的灭菌制剂室每周生产二批次大输液,其余时间生产小针剂、眼药水;大输液生产流程为:浓配-稀释-过滤-灌装-盖塑料薄膜-盖橡胶塞-铝盖扎口-消毒杀菌-澄明度灯检-成品包装等。我承担着大输液的配置,稀释灌装,灯检工作,然后协助药检室做好快速分析及家兔热原试验;每天工作完成后,我们要对房间、设备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当时,我们每周工作六天,但大家从不叫苦叫累。

8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药品供应有所好转,而医院的制剂规模则逐渐萎缩。国家成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后,于1998年引入了药品生产的GMP药品规范,对药品生产进行规范化管理,设置药品生产的准入门槛,医院制剂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医院药剂科工作重点逐渐从保障临床供应转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窗口服务阶段。

由于工作需要,在制剂室工作了将近8年我先后被领导安排到了门诊药房、药库等部门工作。多岗位的实践与锻炼,逐步培养了我各方面的工作能力, 2002年,在钟泽院长的关怀与帮助下,原来的中药房单独管理和西药房的松散管理模式被取消,转而采取集中统一管理模式。成立药剂科,由我担任药剂科主任,汪艳、张建文为副主任,把中药房划归药剂科统一管理,统一管理医院的药品采购、供应、保管工作,彻底改变了原先的中西药房分开的松散的管理模式。从此,药剂科工作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2009年医院搬迁至新院址,医院药学服务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药剂科按照现代医院药学管理理念,在周边县市率先设置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为住院患者提供合理、安全、有效的药学服务;2010年首先引进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成立临床药学室,全方位开展临床药学服务;从此医院的药学服务从窗口服务逐步走入临床,走进社区,为临床、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学服务。医院药剂科工作也从服务型向临床型、科研型转变。

一转眼功夫,30年过去了,我已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变为迟暮的中年,逐渐迈向老年。而医院也经过几代建医人的努力,从“二乙”发展成“三乙”综合性医院,从少年走向成熟,走向光芒四射的壮年。

院兴我荣,30年的风风雨雨,我伴医院一起成长。

 

张启祥,男,19837月毕业于浙江省卫生学校药剂专业,分配至建德一院工作,已有30年院龄。现为中国药学会会员,浙江省药学会会员,杭州市药学会理事,建德医学会药学组组长,建德市药事管理质控中心常务副主任,建德一院药剂科主任、质管办副主任。